在讨论对称同轴电缆回路一次参数时,曾介绍了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两种现象,由于结构不同,在同轴电缆中,这两种效应所引起的电流重新分情况与对称电缆有很大不同。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外导体(空心圆柱)的内部是没有磁场的,因而就不会对内导体产生邻近效应的影响。所以内导体的电流密度分布就取决于集肤效应,在内导体的中心,涡流Is的方向与工作电流方向相反,合成电流为(I。-I。);而在内导体的表面,涡流的方向与工作电流的方向相同,合成电流为(I。+I。)。因此,随着频率的不断提高,电流几乎仅从内导体的表面通过。
内导体中电流密度分布情况 外导体中的电流密度分布情况
在没有内导体a的情况下,外导体b内的电流,也由于集肤效应作用,如同实心导体一样,电流集中在外导体的外表面上流通。但存在着内导体,由于邻近效应的影响,内导体a中产生的交变磁场,在空心外导体b的横截面感应出涡流I,在外导体的内表面,涡流和工作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Ii+Ia);在外导体的外表面则涡流和工作电流方向是相反的(I-Ig)。这样,使外导体中的电流密度,愈接近于内表面就愈大,如
。
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作用的结果,同轴电缆回路的电流的分布是分别集中在两个导体相向的表面上,频率愈高,则电流愈向着内导体的外表面和外导体的内表面集中。
由邻近回路或其它的干扰源产生的高频干扰电磁场作用于同轴电缆时,正象集肤效应一样,干扰电流也不是分布在整个截面上,而是集中在外导体的对着干扰电源那一面的外表面上。随着频率的不断提高,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更加显著,因此工作电流愈趋于内导体的外表面,和外导体的内表面,而干扰电流愈趋于外导体外表面如图3.17使得外导体中的工作和干扰电流分开,使传输信号电流不受干扰。所以同轴管的外导体不仅是传输回路的回归导体,同时也是起着屏蔽的作用。
但是,在直流或低频情况下,这时电流通过导体的全部被面,同轴电缆回路的抗干扰的特点便消失了。为了防止低频对同轴电缆回路的干扰,所以在同轴电缆管的外导体上,另外包上两层镀锡钢带屏蔽体。
综上所述,同轴电缆不适应于低频通信,一般同轴电缆的通信频带,对小同轴在60千赫以上,对中同轴则在 300 千赫以上。